最近網路上超紅的「不好說梗圖」簡直是台灣人的日常寫照,那種欲言又止的尷尬感配上迷因模板,隨便一張都能讓網友瘋狂轉發。這些梗圖之所以爆紅,就是因為它完美捕捉了台灣人「心裡有話但不能明說」的微妙情境,像是老闆問「這個企劃你覺得怎樣?」或是親戚問「什麼時候要結婚?」的時候,那個表情根本就是梗圖本圖啊!
說到不好說梗圖的經典款,絕對少不了這幾種情境:
情境類型 | 常見模板 | 適用場合 |
---|---|---|
職場求生 | 貓咪眼神死 | 開會時被點名發表意見 |
家庭聚會 | 熊貓摀耳朵 | 長輩開始比較誰家小孩比較優秀 |
朋友群組 | 狗狗側頭裝傻 | 被問到敏感政治話題 |
感情問題 | 企鵝雙手一攤 | 另一半問「你覺得我胖了嗎?」 |
這些梗圖之所以能在台灣這麼紅,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裡本來就講究「話不要說太滿」、「做人要留餘地」。你看那些LINE群組裡轉來轉去的圖,十張有八張都是在表達「這個嘛…」、「你懂的…」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。特別是現在年輕人壓力大,用梗圖來抒發敢怒不敢言的心情,既不會得罪人又能引起共鳴,根本是現代社交必備技能。
製作不好說梗圖其實超簡單,重點是要抓到那種「一切盡在不言中」的感覺。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把動物或卡通人物的表情配上模稜兩可的文字,像是「我覺得…嗯…」、「這個問題很複雜…」之類的。最近還流行把台灣本土元素加進去,比如用廟會陣頭的表情、夜市場景當背景,在地感馬上爆表。有些高手甚至會把時事梗融入,像是物價上漲、房價問題這種全民有感的話題,一PO出來馬上被瘋狂tag朋友。
不好説梗圖到底是什麼?3分鐘帶你搞懂這個網路現象
最近FB、IG上瘋狂轉傳「不好説」梗圖,你是不是也看過卻一頭霧水?其實這種梗圖源自台灣網友的創意,通常是一張日常照片配上「不好説」三個字,用曖昧不明的態度引發各種腦補,意外戳中大家的笑點。今天就來拆解這個現象,讓你秒懂為什麼這些圖能紅遍全台!
這些梗圖之所以爆紅,關鍵在於它完美捕捉了台灣人「欲言又止」的幽默感。比如一張普通的路邊攤照片,寫上「不好説」就讓人忍不住猜想:是老闆態度差?還是食物有問題?這種留白藝術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想像力,創造屬於自己的笑點。而且製作門檻超低,用手機隨便拍張照加字就能玩,難怪會掀起全民創作熱潮。
梗圖類型 | 常見場景 | 網友反應 |
---|---|---|
日常迷惑 | 超商貨架亂擺 | 「店員心情不好説」 |
時事嘲諷 | 政治人物照片 | 「這個真的不好説」 |
自我調侃 | 加班辦公室 | 「薪水多少不好説」 |
仔細觀察會發現,不好説梗圖的魔力在於它打破「一定要有梗」的框架。有時候最普通的畫面配上這三個字,反而因為太過平凡而顯得荒謬。像是有人上傳自家貓咪打哈欠的照片寫「不好説」,底下網友居然開始認真討論貓主子是不是在暗示罐頭不夠高級,這種無厘頭的互動正是台灣網路文化的精髓。
從Dcard到PTT,不好説梗圖已經發展出各種變體。有人開始玩「很不好説」、「超級不好説」的進階版,還有人故意在明顯到不行的情境下使用,比如上傳空碗照片寫「晚餐吃什麼不好説」。這種反套路操作反而讓梗圖更有趣,也證明台灣網友總能把簡單的梗玩出新高度。
最近FB、IG上「不好説」梗圖超夯,誰在瘋傳不好説梗圖?原來這羣人最愛用!這些帶著迷因感的黑白照片配上曖昧文字,意外戳中台灣網友笑點。仔細觀察會發現,最愛轉發這類梗圖的其實是25-35歲的上班族,特別是那些需要苦中作樂的社畜們,用這種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」的幽默來紓解工作壓力。
這些梗圖之所以爆紅,主要是因為它們完美捕捉了台灣職場的微妙情境。比如明明心裡OS「這企劃根本不行」,卻要回「不好説…再討論」;或是同事問「老闆今天心情如何?」只能回以神祕微笑加一句「不好説」。這種「懂的都懂」的默契感,讓它在Line群組裡被瘋狂轉傳。
根據小編觀察,不同族群使用「不好説」梗圖的頻率也有差異:
族群 | 使用頻率 | 常見使用場景 |
---|---|---|
25-35歲上班族 | ★★★★★ | 抱怨工作、同事間暗號 |
大學生 | ★★★☆☆ | 討論教授、曖昧對象 |
家庭主婦 | ★★☆☆☆ | 吐槽老公、小孩學校事情 |
中老年人 | ★☆☆☆☆ | 偶爾轉發但不太懂梗在哪 |
有趣的是,這些梗圖的擴散路徑也很特別。通常先在PTT或Dcard的職場版發酵,然後被截圖轉到FB社團,最後才流入Line的親友群組。有些公司甚至發展出內部專屬的「不好説」版本,把老闆照片做成梗圖在同事間偷偷流傳,成為另類的辦公室文化。
製作這些梗圖的網友們也很有才,除了經典的黑白照配文字,最近還流行起「在地化」版本。像是把台灣常見的廟會場景、夜市美食配上「不好説」文字,或是用政治人物的表情包來玩梗。這種「台味十足」的變種版本,讓梗圖的生命力持續延燒。
何時該用不好説梗圖?這些場合超適合,這個問題其實困擾不少台灣網友。畢竟現在社群軟體上大家都在傳梗圖,但亂用反而會讓人覺得你很尬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適合用「不好説」梗圖的時機,讓你用對場合不踩雷。
首先最經典的就是朋友在群組抱怨工作或感情問題,但你又不方便直接吐槽的時候。比如同事在抱怨主管很機車,你回個「不好説.jpg」配上無奈表情,既表達立場又不會太直接。這種時候梗圖就是最好的緩衝劑,比打一堆字還有用。
另外在政治話題上也很適合用「不好説」梗圖。台灣人聊天難免會聊到敏感議題,與其跟人爭得面紅耳赤,不如丟張梗圖輕鬆帶過。特別是家族群組裡長輩開始激情發言時,這招真的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吵。
使用場合 | 推薦情境 | 效果 |
---|---|---|
朋友抱怨 | 工作/感情問題 | 避免直接吐槽 |
政治話題 | 敏感議題討論 | 緩和氣氛 |
尷尬對話 | 不想正面回應 | 輕鬆帶過 |
當別人問你一些尷尬問題時,「不好説」梗圖也是神救援。像是過年親戚問「什麼時候結婚?」、「薪水多少?」,與其硬著頭皮回答,不如幽默回張梗圖,大家笑一笑就過去了。這種方式在台灣特別受用,既保持禮貌又不失趣味性。
最後要提醒的是,雖然「不好説」梗圖很好用,但也要看對象和場合。如果是正式的工作群組或長輩比較保守的場合,可能就要斟酌使用。畢竟梗圖這種東西就是要用得恰到好處,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