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加建廁所的事情,畢竟家裡人多或是有長輩同住,只有一間廁所真的不夠用啊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加建廁所要注意的眉角,從預算到施工流程一次講清楚,讓想改造的朋友心裡有個底。
加建廁所費用大解析
先說大家最關心的費用問題,其實價差真的很大!主要看你要用什麼等級的材料,還有施工方式。像傳統的泥作工法跟現在很夯的整體衛浴就差很多,我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:
項目 | 傳統泥作 | 整體衛浴 |
---|---|---|
施工時間 | 7-14天 | 1-3天 |
基本費用 | 8-15萬 | 12-25萬 |
防水效果 | 需另外處理 | 一體成型防漏 |
耐用度 | 視施工品質 | 工廠標準化 |
施工流程要注意這些
如果是老房子要加建廁所,最重要的就是管線配置了。很多師傅會建議從最近的水管接過來,但要注意排水坡度夠不夠,不然以後容易堵塞。防水工程更是不能省,牆面至少要做到180公分高,地板要全室防水再加防水層測試。磁磚選擇也有學問,建議選防滑係數高的,尤其家裡有老人小孩更要小心。
整體衛浴真的比較好嗎?
最近很多建案都在推整體衛浴,號稱一天就能完工。這種工法確實快又乾淨,但要注意尺寸限制,通常都是固定規格。而且價格比較高,不過長期來看維修率低,防水性能好,很多房東改出租套房都愛用。台南就有案例是舊公寓改套房租人,用整體衛浴三天就搞定兩間廁所,後續完全不用擔心漏水問題。
磁磚怎麼挑才實用
很多人選磁磚只顧好看,其實功能更重要!建議地磚選霧面止滑的,尺寸不要太大塊,30x30cm左右最好施工。牆磚可以選亮面好清理的,現在很多仿大理石紋路的都不錯看。記得要留備用磚,以後修補才不會找不到同款。預算有限的話,可以把錢花在淋浴區,其他區域用平價磚混搭,效果一樣好。
為什麼我家需要加建廁所?5個常見困擾一次解答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到底該不該加建廁所?」其實這個問題困擾很多台灣家庭,尤其是住在老舊公寓或是成員變多的家庭。今天就來分享5個最常見的狀況,讓大家知道什麼時候該考慮加建廁所啦!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早上搶廁所大戰!一家四口以上,早上趕上班上課時段,一個廁所根本不夠用。特別是女孩子化妝、吹頭髮都要用鏡子,男生刮鬍子也要空間,常常為了搶廁所搞得全家火氣都上來。
第二個狀況是家裡有長輩或行動不便者。老人家半夜起床上廁所,如果廁所在樓下或很遠的地方,真的超不方便也不安全。這時候在主臥室旁邊加建一個廁所,對長輩來說會舒服很多。
困擾類型 | 具體情況 | 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使用時段衝突 | 早上全家搶廁所 | 加建第二間廁所 |
隱私問題 | 客人來訪使用家庭廁所 | 增設客用廁所 |
安全考量 | 長輩夜間如廁不便 | 主臥旁加建廁所 |
再來就是客人來訪時的尷尬。台灣人很愛串門子,但當客人要用廁所時,看到你家浴室裡掛滿私人衣物,或是馬桶旁邊堆滿衛生用品,真的會有點不好意思。這時候有個專門給客人用的廁所就很重要啦!
第四個原因是房價考量。現在買房子的人都很看重衛浴數量,特別是三房以上的家庭,兩個廁所幾乎是基本配備了。如果你家只有一間廁所,未來要賣房子的時候價格可能會被打折喔!
最後就是生活品質的提升。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居家舒適度,特別是夫妻或情侶同住,兩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梳洗空間才不會互相干擾。加建廁所雖然要花一筆錢,但長期來看真的能讓生活更方便、更自在。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加建廁所要花多少錢?2025最新行情大公開」,其實價錢落差真的大到嚇死人!從最簡單的流動廁所到豪華衛浴設備,價格可以差到10倍以上。今天就用最接地氣的方式,幫大家整理2025年台灣加建廁所的行情,讓你在裝修前心裡有個底。
先講最關鍵的預算部分,加建廁所主要花費分三大塊:基礎工程、衛浴設備、裝潢設計。基礎工程最燒錢,因為要動到管線跟防水,這部分千萬不能省。2025年因為建材價格回穩,比前兩年便宜一些,但工錢還是很貴,師傅一天工資大概要$3,500起跳。
項目 | 基本款價格 | 中階款價格 | 高級款價格 |
---|---|---|---|
基礎工程(含管線) | $80,000-$120,000 | $120,000-$180,000 | $180,000以上 |
馬桶 | $5,000-$12,000 | $15,000-$30,000 | $50,000以上 |
洗手台 | $3,000-$8,000 | $10,000-$25,000 | $40,000以上 |
淋浴間/浴缸 | $15,000-$30,000 | $40,000-$80,000 | $100,000以上 |
磁磚/地板 | $8,000-$15,000/坪 | $20,000-$35,000/坪 | $50,000以上/坪 |
如果是老屋加建廁所,要特別注意管線重拉的問題。2025年很多師傅都推薦用新式的一體成型防水工法,雖然比較貴(每間大概多$20,000),但可以省掉以後漏水的麻煩。另外現在很流行智能衛浴,像自動感應沖水馬桶、恆溫淋浴系統,這些加起來大概要多準備$50,000-$100,000的預算。
最近很多建商都在推「微型衛浴」方案,適合小坪數加建,2坪左右的空間就能搞定,整套做下來大概$150,000-$250,000。這種通常是用系統櫃快速施工,兩週內就能完工,特別適合租屋族或小家庭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這種快速施工的保固期通常比較短,大概只有1-2年,跟傳統工法的5-10年保固差很多。
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「如何規劃加建廁所位置?3個黃金選點原則」,畢竟家裡多一間廁所真的超級方便!特別是早上趕上班、晚上搶洗澡的時候,不用再跟家人大眼瞪小眼。不過加建廁所可不是隨便找個角落就能搞定,位置選得好才不會後悔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選點技巧,讓你少走冤枉路~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「管線距離」,建議優先選擇靠近原有排水管的位置。因為糞管和排水管牽涉到坡度問題,距離太遠不僅施工成本高,還容易有堵塞風險。像我們家當初就是把原本的儲藏室改成廁所,剛好就在主衛浴正下方,接管超方便!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的適合位置:
推薦位置 | 優點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原衛浴相鄰空間 | 管線延伸容易,施工成本低 | 需確認牆體是否為承重牆 |
陽台或工作陽台 | 通常已有排水孔,改裝方便 | 要注意防水工程是否完善 |
樓梯下方空間 | 活用畸零空間,不影響動線 | 需確認高度是否足夠使用 |
再來要考慮「動線合理性」,廁所最好設在家人常活動的區域附近。像我們家是把二樓走廊盡頭的儲物間改成廁所,這樣不管是從客廳、臥室或書房過來都很順。千萬別選在太偏僻的角落,不然半夜想上廁所還要走很遠,冬天真的會很崩潰!特別是家裡有老人或小孩的話,位置太遠真的不太安全。
最後是「通風採光」問題,雖然現在都有抽風機,但能自然通風還是最好。像我有個朋友把廁所加建在完全沒對外窗的房間,結果每次洗完澡牆壁都濕答答的,沒多久磁磚縫就發霉了。如果只能做在內側,記得要裝好一點的換氣設備,預算夠的話可以考慮裝暖風機,台灣冬天濕冷的時候就知道有多實用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