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來跟大家聊聊「趙筆畫」這個有趣的話題,特別是對剛開始學寫中文字的朋友來說,掌握筆畫順序真的很重要。趙這個字在台灣算是常見的姓氏,但你知道它總共有幾畫嗎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字的筆畫結構吧!
趙字總共有14畫,屬於筆畫數中等的漢字。它的部首是「走之底」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走字旁」。這個字的結構是左下包圍,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走之底的寫法。先寫走之底,再寫右上部分的「肖」,這樣的筆順才正確。很多人會犯的錯誤就是先寫右上部分,這樣整個字的結構就會跑掉。
說到趙字的筆順,這裡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,讓你可以一目了然:
筆畫順序 | 筆畫說明 |
---|---|
1 | 橫 |
2 | 豎 |
3 | 橫 |
4 | 豎 |
5 | 橫 |
6 | 撇 |
7 | 捺 |
8 | 點 |
9 | 橫 |
10 | 撇 |
11 | 豎 |
12 | 橫折 |
13 | 橫 |
14 | 橫 |
在實際書寫時,趙字最難的部分就是走之底的寫法。走之底要先寫上面的點,然後是橫折折撇,最後才是捺。這個捺要寫得平穩舒展,才能托住整個字。右上部分的「肖」字也要注意比例,不能寫得太大或太小,要跟走之底保持協調。
如果你是用手機或電腦輸入趙字,可能會發現不同的輸入法有不同的打法。像是注音輸入法要打「ㄓㄠˋ」,倉頡輸入法是「卜口竹難」,而速成輸入法則是「卜竹」。不過無論用哪種輸入法,了解這個字的正確筆畫順序,對於記憶字形和書寫都有很大幫助。特別是現在很多人習慣用電腦打字,反而忘記怎麼寫字,這時候知道筆畫順序就很重要了。
趙字到底有幾畫?台灣人最常搞錯的筆畫數
每次寫到「趙」這個字,總會猶豫一下到底要寫幾畫?這個看起來簡單的姓氏,其實暗藏玄機,連很多台灣人都會搞錯。今天就來好好拆解這個字,順便分享幾個容易算錯筆畫的常見字,下次寫名字就不會再猶豫啦!
先來看看「趙」字的結構,它是由「走之底」和「肖」組成。很多人會把「走之底」算成3畫,但其實正確的寫法是4畫喔!因為那個彎彎的「辶」要分成「點、橫折、撇、捺」四個動作來寫。加上右邊的「肖」有7畫,所以「趙」字總共是11畫才對。是不是跟你原本想的不一樣呢?
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常搞錯筆畫數的字,大家可以對照看看:
漢字 | 常見錯誤畫數 | 正確畫數 | 易錯原因 |
---|---|---|---|
趙 | 10畫 | 11畫 | 「辶」少算1畫 |
黃 | 11畫 | 12畫 | 「田」中間的十字算成1畫 |
劉 | 14畫 | 15畫 | 「卯」右邊少算1撇 |
龜 | 16畫 | 17畫 | 「龜」頭部筆畫複雜易漏 |
說到筆畫數,其實跟我們小學學的寫字順序很有關係。像「趙」字的「走之底」,很多人習慣一筆帶過,但按照標準筆順確實要分成4個步驟寫。現在手機打字很方便,反而讓大家更少注意這些細節。不過在簽重要文件或寫書法時,正確的筆畫數還是很重要的喔!
另外提醒大家,有些字的筆畫數會因為字體不同而有些微差異。比如「趙」字在楷書和行書的寫法可能看起來不太一樣,但基本筆畫數是不變的。如果真的要確認,最準確的方法還是查教育部公布的標準字體筆順。
為什麼趙字的筆順這麼重要?書法老師告訴你,這不只是寫字的順序問題,更關係到整個字的結構美感和書寫流暢度。趙字在繁體字中算是筆畫較多的字,如果筆順亂了,寫出來的字很容易歪七扭八,甚至影響到旁邊字的佈局。特別是「走之底」和「肖」部的組合,要是沒按正確順序寫,整個字看起來就會很彆扭。
我記得剛學書法時,老師總是一再強調筆順的重要性。他說:「筆順就像蓋房子的地基,地基打得好,房子才穩。」寫趙字時,先寫左邊的「走之底」,再寫右上的「小」,最後才是右下的「月」。這樣的順序不僅讓手腕轉動更自然,也能避免墨水暈開時糊成一團。有時候看初學者寫趙字,因為筆順錯了,整個字的比例都跑掉,看起來就像要散架一樣。
筆順步驟 | 部位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1 | 走之底 | 先寫撇再寫捺,弧度要自然 |
2 | 右上小部 | 短豎要直,點要輕 |
3 | 右下月部 | 撇捺要舒展,不要擠在一起 |
其實觀察書法老師寫趙字是件很有趣的事。他們手腕的轉折特別流暢,一氣呵成,就是因為筆順掌握得好。我有次試著倒著寫筆順,結果寫出來的趙字活像喝醉酒一樣東倒西歪。這讓我深刻體會到,為什麼傳統書法這麼重視「永字八法」這些基本功。現在教小朋友寫字時,我也會特別要求他們放慢速度,先把筆順練對再說。
寫趙字最常見的問題就是「走之底」寫得太開或太窄,這通常都是因為筆順不對導致的。正確的筆順會自然引導手的力道分配,讓每個部件都待在它該在的位置上。我常跟學生說,與其追求寫得快,不如先把每個筆畫的起承轉合練到位。特別是趙字這種結構複雜的字,筆順一錯,後面要調整都很難救回來。
新手寫趙字常犯的5個筆畫錯誤,你中了幾個?
最近發現好多朋友在寫「趙」這個字時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,特別是剛開始練習書法的朋友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新手寫趙字常犯的5個筆畫錯誤,看看你有沒有中招!這個字看起來簡單,但其實有很多細節要注意,一不小心就會寫歪掉。
首先最容易出錯的就是「走之底」的部分。很多人會把「⻍」寫得太直,其實它應該要有點弧度才對。還有就是起筆的角度,太斜或太平都會讓整個字看起來怪怪的。我發現很多初學者都會把這個部首寫得像在跑步一樣往前衝,結果整個字就站不穩了。
再來是「肖」字旁的部分,這裡有三個常見錯誤。第一是上面的「小」寫太大,把下面的空間都佔滿了;第二是中間的豎筆不夠直,讓字看起來歪七扭八;第三是最下面的「月」寫太扁,像被壓扁的月餅一樣。這些小細節真的會影響整個字的平衡感。
下面整理了一個表格,讓大家更清楚常見錯誤在哪裡:
錯誤部位 | 常見錯誤 | 正確寫法 |
---|---|---|
走之底 | 筆畫太直、起筆角度不對 | 略帶弧度、起筆微斜 |
肖字旁 | 「小」寫太大、豎筆不直 | 比例適當、筆畫挺直 |
整體結構 | 左右部分分太開或太擠 | 左右緊密但不重疊 |
另外還有一個很多人沒注意到的問題,就是收筆的力道。寫「趙」字時,最後一筆要稍微加重,這樣整個字才會穩。但很多新手要嘛從頭到尾都用一樣的力道,要嘛最後一筆突然變很粗,看起來就很突兀。其實書法就像跳舞一樣,要有輕重緩急才好看。
最後提醒大家,寫「趙」字時要注意左右兩部分的比例。有些人會把「⻍」寫得太大,結果右邊的「肖」就被擠到角落去;也有人反過來,把「肖」寫得超大,左邊的部首就像被嚇到一樣縮起來。這些都是很常見的錯誤,下次寫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