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左支右絀意思」其實就是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情顧了這邊就顧不了那邊,手忙腳亂、應付不過來的樣子。這個成語最早出自《史記》,用來描述打仗時兵力分散、難以兼顧的困境,現在我們生活中也常常遇到這種狀況,像是月底錢包見底時,要付房租又要吃飯,真的會讓人感受到什麼叫左支右絀。
這個成語的結構很有意思,「左」和「右」代表兩邊,「支」是支撐,「絀」是不夠用,合起來就是兩邊都撐不住。跟「捉襟見肘」有點像,但「捉襟見肘」更偏向形容經濟上的窘迫,而「左支右絀」的適用範圍更廣,可以用在時間、精力、資源等各種方面。比如說同事突然離職,你一個人要扛兩個人的工作,那種焦頭爛額的感覺就是典型的左支右絀。
情境 | 左支右絀的表現 |
---|---|
工作 | 同時處理多個專案,會議撞期 |
家庭 | 小孩發燒要照顧,公司又有重要報告 |
財務 | 信用卡、學貸、房租同時到期 |
時間 | 下班要進修又要陪家人 |
我們台灣人很常遇到左支右絀的狀況,特別是現在物價上漲、工時又長,很多人都在咬牙硬撐。像前陣子我朋友開早餐店,早上要備料、中午要外送、下午要盤點,晚上還要研發新菜單,整天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,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這種時候真的很需要停下來想想怎麼調整,不然長期左支右絀下去,身體和精神都會吃不消。
最近在PTT上看到有人問「左支右絀到底是什麼意思?台灣人常用情境解析」,這個成語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聽到,但你真的知道它背後的意思嗎?簡單來說,就是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情顧得了這邊就顧不了那邊,手忙腳亂、應付不過來的樣子。這個詞源自古代軍事用語,後來演變成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,特別適合用來描述現代人忙碌到焦頭爛額的狀態。
在台灣,我們最常聽到這個詞的場合大概就是上班族在抱怨工作太多的時候。比如說同事A同時要處理三個專案,還要應付老闆臨時交辦的任務,這時候他就會嘆氣說:「我真的左支右絀,快撐不住了啦!」這種時候用這個成語就超級貼切,完全能表達那種分身乏術的無奈感。
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最常用「左支右絀」的情境,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很有共鳴:
情境 | 例句 | 使用頻率 |
---|---|---|
工作忙碌 | 「這個月業績要達標,又要準備年度報告,真的左支右絀」 | ★★★★★ |
家庭事業兩頭燒 | 「又要照顧小孩又要上班,每天都左支右絀」 | ★★★★☆ |
學生時期 | 「期中報告和社團表演撞期,整個左支右絀」 | ★★★☆☆ |
財務困難 | 「房貸車貸一起來,經濟上左支右絀」 | ★★☆☆☆ |
除了這些常見用法,其實在政治新聞裡也常常聽到這個詞。像是某個政府部門被批評政策執行不力,記者就會寫「該部門人力不足,導致施政左支右絀」。不過這種用法就比較正式,一般老百姓聊天還是用在生活瑣事上比較多。有趣的是,現在年輕人講話越來越口語化,有時候會把這個成語改編成「左支右絀到爆」之類的加強版,聽起來更有戲劇效果。
什麼時候會用左支右絀?5個生活實例告訴你
「左支右絀」這個成語在台灣日常對話中其實很常用,意思就是手忙腳亂、應付不過來的情況。今天就來分享5個你一定遇過的實際例子,看完你就知道什麼時候該用這個詞啦!
第一個例子絕對是月底的時候!錢包見底但帳單卻接踵而來,這時候真的會讓人左支右絀。像是信用卡費、房租、水電費同時到期,薪水卻還要等好幾天,這種時候真的會讓人一個頭兩個大。第二個常見情況是同時要處理多個工作專案,老闆臨時又丟了新任務給你,會議一個接一個,這時候真的會手忙腳亂到不行。
再來看看其他常見的情況:
情境 | 具體表現 | 為什麼會左支右絀 |
---|---|---|
家庭聚會準備 | 要煮菜、打掃、招呼客人 | 時間不夠用,事情做不完 |
期末考試週 | 多科考試集中在同週 | 複習時間分配不過來 |
帶小孩出門 | 要顧小孩又要拿東西 | 兩隻手根本不夠用 |
搬家當天 | 要整理又要搬運 | 事情太多太雜亂 |
還有一個大家都很有共鳴的例子,就是早上趕著上班的時候!要準備早餐、找衣服、化妝,可能還要順便幫小孩準備書包,這時候真的會忙到快要崩潰。特別是如果前一天晚上沒準備好,隔天早上絕對會上演一場左支右絀的戲碼。最後一個例子是旅遊旺季時的餐廳服務生,客人一桌接一桌,點菜、送餐、結帳全部擠在一起,這種時候真的會讓人忙到懷疑人生。
為什麼現代人容易左支右絀?專家分析3大主因,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每天被生活追著跑的台灣人。我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,錢包永遠扁扁的,明明很努力卻還是被各種帳單、工作壓力壓得喘不過氣。其實這背後有幾個關鍵因素在影響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。
首先,物價上漲速度遠超過薪資成長是最現實的問題。這幾年隨便一個便當都要破百,房租更是漲到讓人想哭,但薪水卻像龜速前進。根據主計處數據,過去十年台灣實質薪資成長率只有1.2%,但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率卻經常突破2%。這種剪刀差讓大家每個月都在玩「錢不夠用」的生存遊戲。
項目 | 2015年 | 2025年 | 漲幅 |
---|---|---|---|
基本時薪 | 120元 | 190元 | +58% |
排骨便當 | 70元 | 120元 | +71% |
台北套房租金 | 8,000元 | 15,000元 | +87% |
再來是工作型態改變帶來的隱形壓力。現在很多公司都要求「一人多工」,上班要會開會、做報表、回訊息、處理客訴,下班還要隨時on call。LINE群組永遠響不停,休假也不敢完全放空。這種24小時待命的職場文化,讓人身心俱疲卻又不敢抱怨,深怕被貼上「不積極」的標籤。
最後是社交比較產生的心理負擔。FB、IG上大家都在曬美食、出國玩、買新車,看多了難免會覺得自己活得很失敗。明明知道那些是別人精心挑選的片段,但就是忍不住比較。這種「別人過得比我好」的焦慮感,讓很多人即使收入不錯,還是覺得錢永遠不夠花,時間永遠不夠用。